(事故灾害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)
一、指导思想
学院坚持以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为指针,按照国务院第421号令和公安部“八条措施”、教育部“六条措施”精神,结合湖北省教育厅的有关要求,制定本预案。
二、目的
主要目的在于有效预防、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置学院各类突发事件、提高应急处突能力、快速反应能力,建立有效的处突机制,确保学院师生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,保证正常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,维护学院的安全稳定。
三、领导小组及人员编成
组 长:党委书记 李友芳
副组长:院 长 张镇九
副 院 长 丁 静 副院长 蒋国璋
成 员:
院 办主 任 陈奠球 招就处处长 刘国才
教务处处长 陈明刚 学工处处长 周巨安
后勤处处长 彭永富 机电系主任 李 桦
经贸系主任 李文澜 外语系主任 张 健
公共课部主任 吕建明 保卫科科长 刘同平
校园“110”科长 冯定超
电子信息工程系主任 李晓燕
下设办公室:
办公室主任: 副 院 长 蒋国璋
副 主 任: 学工处处长 周巨安
办公室设在学工处办公室,日常工作由学工处负责。
四、职责区分
1、领导小组职责:
根据上级部门的有关指示精神、结合学院处置要求,负责应急组织的协调、应急任务的下达,应急方案的实施、并向上级上报处置情况。
2、办公室职责:
收集学院事故灾害事件信息,提高相关对策采取相关措施,对灾害事件所涉及的影响进行评估,提出相应的处置办法,及时报告给领导小组,请求上级公安部门和政府部门支援,参加事故原因调查,参加事故处置中的安抚、慰问工作。
五、事件内容及级别区分
1、事故灾害类突发事件:
包括学院楼堂馆舍等发生的火灾、建筑物倒塌、拥挤踩踏等重大安全事故;校园重大交通安全事故;大型群体活动公共安全事故;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;自然灾害以及由此诱发的各种次生灾害;影响学院安全与稳定的其它突发灾难事故等。
2、级别区分
(1)、特别重大事件(一级):学院所在区域人员和财产遭受特别重大损害,对本地区的教学秩序产生特别重大影响的事故灾害
(2)、重大事件(二级)对学院的人员财产造成损害,对学院的教学秩序产生较大影响的灾害事故。
(3)、一般事件(三级)对个体造成的损害、对学院教学秩序产生一定影响的事故灾害。
六、处置原则
1、快速反应,统一指挥。学院成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领导小组,在市教育局和公安局的领导下,负责学院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,确保及时发现,迅速报告,靠前指挥,处置有力等环节相连,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。
2、预防为主,及时控制。学院应立足于防患于未然,做到从早抓起、从小抓起、从苗头抓起。认真开展好调查处理工作,广泛收集信息,进行综合分析判断,按照早发现、早报告、早解决的目标,坚决把事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,避免造成重大损失和秩序混乱。
3、重在建设,提高保障。要从制度上、组织上、物资上全面加强保障措施。在领导精力、经费保障、人员调动等方面加强硬件、软件建设,齐抓并举,增强工作效率。
七、处置办法
1、校园大型群体活动的公共安全事故处理办法
(1)、学院举办各类大型安全文体活动,必须按有关部门规定做好专项安全工作方案,落实安全保卫措施;
(2)、发生重大安全事故,应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,遇有学生教工伤亡等情况,立即请求医院进行伤病员抢救工作;
(3)、活动组织者和安全工作负责人要稳定现场秩序,根据室内、室外不同情况组织师生有序疏散逃离现场,担负起保护学生生命安全的责任,尽力避免继发性危害;
(4)、学院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要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,亲临一线、靠前沿指挥,组织疏导,抢救伤病员,要在第一时间向当地公安机关和地方政府报告,积极争取当地党委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援帮助,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。
2、校园内建筑物倒塌等安全事故的处理办法
(1)、学院发生房屋、围墙、厕所倒塌等建筑物安全事故,学院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,要亲自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,根据灾情启动应急预案,迅速开展现场处置和救援工作,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党委、政府报告。
(2)、密切关注连带建筑物的安全状况,消除继发性危险。
(3)、在有关方面的帮助下及时组织解救受困人员、抢救伤病员。
3、校园楼梯间拥挤踩蹋事件处理办法
(1)、学院楼梯间发生拥挤踩蹋事故,要迅速开展现场疏导和救护工作,并立即向医疗急救部门报告请求救援,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;
(2)、学院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,在第一时间亲临现场第一线指挥,根据灾情启动应急预案,控制局势,防止拥挤,做好人员疏散、疏导工作;组织人员对受伤者进行人工包扎,止血等应急抢救措施,尽快将伤员送往医院抢救,妥善安置伤病员,必要时请求当地党委政府支援帮助。
(3)、迅速通知受伤人员亲属,及时向师生和亲属通报情况,确保师生和亲属情绪稳定。
八、善后工作
1、做好事故中受伤人员的医疗救助工作,对受害人员进行人道主义抚恤或补偿,安抚、慰问受害者家属,及时联系保险部门进行赔付。
2、认真查明事件原因,全面检查安全管理漏洞,及时补救防范,避免事故再次发生。
3、配合相关部门,做好事故的调查取证、侦破工作。
4、总结经验教训,追究相关人员责任。